本文是小編在網上收錄到的有關“國債期貨投機 我國債券市場成立的時間和地點”的主要內容,里面將有關“國債期貨投機 我國債券市場成立的時間和地點”的內容拆分成了幾小段,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我國債券市場成立的時間和地點?
我國首次發行的債券,是1894年清政府為支付甲午戰爭軍費的需要,由戶部向官商巨賈發行的,當時稱作“息借商款”,發行總額為白銀1100多萬兩。甲午戰爭后,清政府為交付賠款,又發行了公債,總額為白銀1億兩(當時稱“昭信股票”)。
自清政府開始發行公債以后,舊中國歷屆政府為維持財政平衡、都發行了大量公債。從北洋政府到蔣介石政府先后發行了數十種債券。
新中同成立后,我國中央人民政府曾于1950年1月發行了人民勝利折實公債,實際發行額折合人民幣為2.6億元,該債券于1956年11月30日全部還清本息。1954年,我國又發行了國家經濟建設公債,到1955年共發行了5次,累計發行39.35億元,至1968年全部償清。此后20余年內,我國未再發行任何債券。
1981年,為平衡財政預算,財政部開始發行國庫券,發行對象是企業、政府機關、團體,部隊、事業單位和個人,到1997年已連續發行了17年。
1987年,為促進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為大型項目籌集中長期建設資金,我國發行了3年期的國家重點建設債券,發行對象是地方政府、地方企業、機關團體、事業單位和城鄉居民,發行總額為55億元。
1988年,為支持國家重點建設,我國發行了2年期國家建設債券,發行對象為城鄉居民、基金會組織、金融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發行額為80億元。
同年,為彌補財政赤字,籌集建設資金、我國又發行了財政債券,至1992年共發行了5次,發行總額為337.03億元。除1988年發行的是2年期和5年期債券外,其余年份均為5年期債券。發行對象主要是專業銀行、綜合性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
1989年,我國政府發行了只對企事業單位、不對個人的特種債券。該債券從1989年起共發行了4次,期限均為5年。
1989年,銀行實行保值貼補率政策后,財政部開始發行國有保值貼補的保值公債。計劃發行額為125億元,期限3年,發行對象是城鄉居民、個體工商戶、各種基金會、保險公司以及有條件的公司,其年利率隨銀行3年期定期儲蓄存款利率浮動,加保值貼補率,再外加1個百分點,1989年保值公債實際發行了87.43億元,未發行完的部分,轉入1990年繼續發行。
1988年,我國國家專業投資公司和石油部、鐵道部也發行了總額為80億元的基本建設債券,發行對象是四大國家專業銀行期限為5年,1989年,又發行了14.59億元的基本建設債券,發行對象為全國城鄉個人,期限為3年,1992年,該債券與重點企業債券合并為國家投資公司債券。
1992年,我國還開辦了國債期貨交易,但由于國債期貨投機現象嚴重,且風險控制滯后,監管力度不足。1995年5月17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債期貨幣場暫時停止交易,隨著國債市場的發展和壯大,我國金融債券和企業債券市場也應運而生,1984年,我國開始出現企業債券,當時主要是一些企業自發地向社會和企業內部職工籌資,1987年,我國一些大企業開始發行重點企業債券,1988年,重點企業債券改由各國家專業銀行代理國家專業投資公司發行。以后,我國又陸續出現了企業短期融資債券、內部債券、住宅建設債券和地方投資公司債券。

1985年,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開始在國內發行人民幣金融債券。此后,各銀行及信托投資公司相繼發行了人民幣金融債券,1991年,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共同發行了100億元的國家投資債券,1994年,隨著各政策性銀行的成立,政府性金融債券也開始誕生,1996年,為籌集資金專門用于償還不規范證券回購債務,部分金融機構開始發行特種金融債券。
1982年,我國開始在國際資本市場發行債券,當年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在東京發行了100億日元的武士債券。此后,財政部、銀行與信托投資公司、有關企業等相繼進入國際債券市場,在日本、美國、新加坡、英國、德國、瑞士等國發行外國債券和歐洲債券。
中國債券市場從1981年恢復發行國債開始至今,經歷了曲折的探索階段和快速的發展階段。目前,我國債券市場形成了銀行間市場、交易所市場和商業銀行柜臺市場三個基本子市場在內的統一分層的市場體系。在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央結算公司”,英文簡稱“CDC”)實行集中統一托管,又根據參與主體層次性的不同,相應實行不同的托管結算安排。
目前,我國債券市場正日益走向成熟和壯大。
為什么在流動性偏好理論的投機動機與利率是成反比,不是利率越高投資越少嗎,請通俗一點?
準確地說,應該是投機性貨幣需求與利率與反比。
凱恩斯認為,人們在持有貨幣和債券兩種金融資產之間進行選擇。投機動機就是想通過購買債券獲得賤買貴賣的價差收入,因此要在低價時才買入。
由證券行市公式(債券價格=債券收益/市場利率)可知,利率與債券價格成反比。
當利率較低時,債券價格相應就高,此時買債券的獲利機會變小,因此人們更多是持有貨幣以準備債券價格下跌后再買,投機性貨幣需求就大。
投機商是什么?
金融投機商是指在金融市場上通過“買空賣空”、“賣空買空”,希望以較小的資金來博取利潤的投資者,金融投機商并不算一個職業。投機者愿意承擔投機標的(股票、債券、期貨、權證、外匯、黃金、郵票、藝術品、房地產等)變動的風險,一旦預測價格將上漲,投機者就會買進;一旦預測價格將下降,投機者就會賣出,待價格與自己預料的方向變化一致時,再抓住機會進行對沖,以此牟利。
以上就是有關“國債期貨投機 我國債券市場成立的時間和地點”的主要內容,如果沒法解決您的問題,可以直接在本文下方的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哦~或者您也可以點擊本站其他欄目,還有更多精彩干貨供你學習和參考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